非洲在上海的哪个方向?
首先,应该把“上海”这个词的范围限定一下,否则问题没法讨论。 “上海”这个简称可以代指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 一个是今天的上海市;另一个是以前的租界。以前上海的英租界、法租界、公共租界的区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黄浦区的南部(包含老城厢)和静安区全境。而当时的外滩就位于英租界内。 如果提问的是前者,即今天的上海市,那么答案很简单:上海市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以上海市没有冬天的概念,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四季划分也并不明显。 而如果提问的对象是那个已经被夷为平地的租界,那么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那里的气候曾经属于中国气候区划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也有明显的春、夏、秋之分。这里曾经生长着大量的水杉,这种树原产于我国江苏,在当地的气候环境下能顺利越冬,说明当时的气候要比现在更暖一些,也更湿润一些。
从化石证据来看,1950年到2010年间,华北地区的冬季温度要高于上世纪30年代至少10度以上,而且春天来的也比往年早。也就是说,在近60年的时间里,北方的冬天似乎越来越不冷了。而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可能发生在撒哈拉地区的。因此可以说,在近60年时间里,至少在地理上,非洲并没有向上海靠近多少。相反,可能倒是我们自己在向非洲移动。 这并不是说,在近60年时间内,中国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全球造成任何影响——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大规模工业化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今天人类必须通过大幅减缓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不惜付出巨额代价来购买减排指标,才能控制全球变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