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展原因分析?
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股票价格形成的原因,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股价绝对不可能反映所有相关信息。 1929年和2007年至2008年的两次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尽管当时存在大量有利于股市的信息,但股价却急剧下滑;相反在1964年经济衰退期间和1983年至1984年通胀高企时期,虽然存在不少对股市不利的因素,但股价却逆势上涨。
如果我们把考察期再拉长一点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大多数时候股价的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并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股价并不能准确反映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 这显然与我们所认为的股票市场价格应该反映信息相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证券市场不是有效率的市场。
既然股价并不总能反映所有重要信息,我们就需要重新思考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如下影响因素: 利率、通货膨胀率及汇率等宏观指标;公司盈利、负债水平、流动性状况以及分红政策等微观指标;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还有投资者情绪和心理等因素。这些因素有的直接作用于股票价格,而有的则是通过上述其他因素影响股价。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编制了完整的因子分析框架,并选取了1990年到2015年间美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因子的选择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具体过程和结果我们将放置于另一篇文中讨论。 经检验我们发现,在上述影响因素中,除了投资者情绪心理这项较为复杂且难以量化评价的因素外,其余各项均可得到显著的正相关性。换句话说,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并且大多是可以量化的。而我们过去常常以为的影响因素例如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和盈利能力等等实际上并不具有持续性的相关关系。这就进一步支持了我们最初关于证券市场并非有效率的市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