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转债券是利好吗?
1.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或“可换股证券”(convertible securities),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的条件和价格将持有发行人的证券转换为发行人每股普通股的债券。 在我国的交易所市场,可转债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把债券兑换成该公司的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两层权利。 一般而言,当可转债的价格小于面值时,投资者选择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比较有利;但当可转债的价格高于面值时,投资者则应该选择将可转债作为债券持有到期以获得本金及利息收入。如果投资者选择了可转债的转换权而不打算行使的话,那么他们将放弃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差价的机会收益,而获得比市场利率水平更高的固定利息回报。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判断是否行使可转债的转换权取决于可转债的市场价格与转换价格的相对关系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取向。 如果上市公司要发行可转债,通常会在发行公告中披露募集说明书,其中会详细说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以及可转债的基本条款等,包括票面利率(年收益率)、期限、回售条件、赎回条件、转股价、转股价格修正条件等等,这些基本条款将在可转债存续期间保持不变,并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状况健康,信用评级较高,并且有较好的转股预期,那么在可转债上市后其市场价格通常会高于转股价,这时投资者会选择行使可转债的转换权将持有的可转债按一定比例换成股票然后再卖出获利。
2可转债的转股过程 当投资者决定行使可转债的转换权将其转换为股票后,他/她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登记过户。 首先,投资者必须在转股期内进行申报。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申请可以通过上网下单的形式向深交所申报,具体操作流程参见各券商的交易系统。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可以进行转股申报。 可转债的转股申报是有效的申报,一经申报就不能撤销。同时,投资者可以多次申报,但每次申报均以内部控制机制处理完毕为准。也就是说,当投资者多次申报的剩余未处理申报数量之和达到其所持可转债的可转股股数时,剩余未处理申报将被一次性全部内部控制机制处理完毕;否则,剩余的申报仍在继续接受申报直至全部处理完毕为止。 目前沪深两市的可转债都是T+0交易的,当天买入并转股的股份可于次一个交易日卖出。 但是,如果投资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转股手续,那么所持有的可转债就会按照约定赎回或者回售的条件进行赎回或者回售处理了(具体情况请参阅发行时的相关公告),而不能自动转为股票。如果投资者不打算再持有该公司的股票而是准备卖出,那么就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到相应的证券营业部申请办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托管业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出指定托管账户(一般是转到交易所指定的证券登记机构或第三方托管机构)以便未来进行二级市场的交易。 投资者还需注意的是: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就可以开始流通转让,而对应的股票则需要待转股完成后才能进入市场流通转让。所以,即使投资者办理了转股手续之后也未必马上就能在市场上看到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因为这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等待期。
3.可转债的正股如何上涨? 如上所述,只有在正股市值明显超过转股价时才有必要去转股。一般情况下,正股只要不出现连续暴跌的情况就可以了,因为只要正股价还在转股价之上,可转债就不会有太大的下跌风险。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正股在转股后会成为上市公司的一股普通股,但是由于可转债本身带有债券的性质,所以它并不会随着股市的大涨而大涨,只会跟随大盘指数或者对应的久期债价走势小幅波动而已——除非遇到强转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