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五行属什么?
五行与数字的关系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甘誓》:“以予尚佐夏王,违农夫,舍厥田畴,无庶饥亡,以何怨?” 这里的"水、火、木、金、土,谓之五德”中的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古代中国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后来古人发现这五种基本元素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于是将五种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定义为五德轮回相生相克的循环系统,从而引申到政治领域。
五行理论在秦汉以后被广泛用于解释社会、政治、天文地理等等众多领域。例如用"五行说"来论天人感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自然界各种动态的变化规律(比如四季交替)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等。 在数学上,中国古代也有类似对数的方法,称为乘方。而现代的平方根,在古代中国的数学著作中也叫立方。在西方16世纪才逐渐发展成熟。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认识到一些正整数具有特殊的性质即除了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的因数了。如28=7,49=7,121=7,353=7...这些正整数的特点是都是质数而且每个都只有两个正约数,因此叫做两数或双清数。 这种性质也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四十九是9的倍数,又是二十一的倍数.因而可以同时表示天数和人寿,所以又称它为“天地数”(注一)。同理我们不难发现一百四十四也是这样的数,它是七的八倍,也是九的四倍,故又称为“周天数” (朱载堉:《律吕精义》后编卷三)。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种数与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也与历法有关联。 根据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知道凡是含有七个七的次数就可以表示一周天的度数;同样凡含有八个九的频率就可以代表一年三百六十日。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三千六百年(相当于九的倍数),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周期,那么一个节气就是九个九宫的一格。这就是说每一个节气都包含着一个九宫格的位置,所以九宫图的每一行各列都有一个位置与节气的日期相对应。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历算上的五行是指:天、地之气分别由五个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