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减持什么意思?
减持,即减持股份、减少持股数量的意思;通常指上市公司大股东卖出原先持有的股票。 “减持”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为了抑制过度投机、防止市场出现暴跌,证监会采取了限制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的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减持禁令”。 2017年8月3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自即日起取消减持限售股需要事先公告的要求,改为按照“披露减持意向+履行预披露义务+实施减持行为”三步骤执行减持计划。 2021年9月18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票的指导意见》,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通过向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特定机构投资者转让股权的方式减持所持有公司股份(以下简称“询价转让”)。 上交所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询价转让的基本原则及相关安排,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适用询价转让的股东范围及其减持比例;二是明确了参与询价转让的条件和要求;三是确定了询价转让的价格区间;四是划定了询价转让与集中竞价交易之间的隔离带并明确了各自的计算方式;五是规范了询价转让程序;六是设置了退出安排与监管措施。 减持规则 (一)禁止类减持规定 禁止类减持规定是指禁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的规定,包括以下两条内容:
第一条 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二)股东在下列期间不得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 第二条 因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等原因导致股东自愿减持股份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但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交易所并予以披露。 (二)明确限制类减持规定中的“价格下限” 2017年9月14日发布的《关于取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计划须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的要求的公告》中,明确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中“价格下限”的相关事项。 “价格下限”是指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时,应当遵循不低于股价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折价)进行减持的规定。具体为:
(一)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二)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不得超过九个月且减持比例不得超过股份数量的百分之五。 对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以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式减持股份不适用上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