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溢价是什么意思?
1、股票的发行价格(IPO的价格)高于其面值时,称为股票溢价发行或高溢价发行;相反,如果IPO的价格低于面值,则称为打折发行或者低折价发行。 2、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应当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也就是说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最低价格为每股一元。而实际生活中,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一般都是以超过一元的价格进行发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溢价率。当然,如果是增发新股,那就不受面值约束了,比如中信证券发行新股时,每股市价高达57.9元,溢价率高达468%!
3、对于券商来说,保荐承销一家公司的股票,除了按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包销费用和承销费用外,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承销佣金。一般来说,承销佣金的提取比例是股票发行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当发行收入越高时,承销商获得的承销佣金也就越丰厚。在股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虽然发行者多花费了相应的成本(主要是支付给投资者的超额利息以及支付给承销商的承销费用等),但券商作为承销商可以通过比较高的发行收入来弥补这种支出,并且还能从中获取一笔不菲的承销佣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股票溢价发行是有利于券商的。
不过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监管层开始意识到券商之间为了争夺承销业务而相互竞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咨询委员会运作细则》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方式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所有拟公开发行的股票,必须经过“询价”过程来确定最终的发行价格。所谓的询价就是由主承销商组织一批机构投资者,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一只股票合理的发行价格区间,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最终的发行价格。这种方式避免了以往纯粹依靠券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来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