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上如何看净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从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属于所有者权益中基础部分;另一类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形成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具体来说,净资产包含所有者权益的五个主要会计科目:
1.实收资本(或股本)。公司制企业的实收资本又称股本,是指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是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所缴纳的资本,是公司实际拥有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比例的基础。
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非收益来源形成的留存资金,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外币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主要用于转增资本、冲销投资损失和弥补亏损。
3.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按有关法规从企业净利润(净收益)中提取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资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和转增资本。
4.未分配利润。公司制企业通过利润分配科目完成当年净利润(净收益)的分配,该科目的贷方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应当全部留归企业进行再分配和留用。
5.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是新建立的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主要包括股本溢价、因债务重组形成的资本公积、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用于以后期间的内部退体成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及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其他权益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