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靠贷款赚钱吗?
自从进入2014年以来,A股市场的银行股整体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整个5月份A股银行的跌幅高达9%,为2014年以来最佳表现。其间,每100家亏损的银行达到76家。就5月份而言,民生银行(6.870, -0.410, -5.83%)、兴业银行(11.240, -0.290, -2.50%)、光大银行(4.200, -0.110, -2.59%)、招商银行(13.540, -0.470, -3.32%)分别下跌8.59%、7.90%、6.96%和5.22%。整个第一季度,工商银行(4.640, -0.090, -1.91%)、农业银行(4.480, -0.230, -4.89%)、中国银行(4.930, -0.180, -3.59%)、建设银行(6.810, -0.220, -3.10%)、交通银行(6.200, -0.210, -3.36%)、中信银行(6.180, -0.230, -3.54%)和浦发银行(8.990, -0.200, -2.31%)先后遭到减持。
银行股连续下跌,让很多人不理解:这些“金融石油”和“金融乌龟”怎么跌起价来比主板市场还猛?“银行股怎么了?”
有分析认为,银行股调整的原因与降息有关。自4月20日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5年期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每秒钟下调约1.5个基点(0.15%)。在利率下行的情况下,经济有衰退的可能性,所以银行股被提前修正了。
从分红看,4家外资银行大幅上调股息率。4月23日,汇丰银行宣布将分红比率从80%上调至90%,并在5月12日实施了迄今为止为止最高的股息——为11%。据悉,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也相继提高了股息率。在2013年经济下行压力和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外资行提高股息率将吸引海外长期资金流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国外经验来看,利好的经济数据出台后,银行股都会表现一番,但A股情绪不同。所以他认为,银行股现在仍处于调整周期当中。
分析指出,从2014年5月8日的最低点到现在,银行股整体的上涨空间在20%—40%之间。现阶段,可以少量定投银行ETF。不过就中期来看,银行ETF可能还是会受到银行股的拖累。
某大行董事长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现在,不少股东提出了要求银行加快剥离不良资产的建议,如果中央没有明确的剥离方案,地方银行就要有独立的发展规划,用增量发展来吸纳和消化历史包袱。
剥离不良资产,也就是银行所说的“重组”。2014年第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累计完成金融资产重组952.83亿元,同比激增33.58%。这952.83亿元的数据不包括大型银行包商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数据。这16家银行2014年累计完成金融资产重组的绝对数额达到了历史第二高的水平。仅次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