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锁定期是什么?
公司法对股票的发行时间和方式作了规定,同时为了防止股东在上市前夕套现,故意降低上市公司质量,从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在公司法中设置了股份的锁定机制(简称“锁定期”)。 所谓锁定期就是:公司在IPO时发行的股票,在一定的期间内不能流通或者转让;而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时发行的股票,除了按特定情况(如送股、分红、配股等)可以少量解禁外,也有一年的锁定期。这个期限就是法律规定的锁定期。
目前,我国境内发行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满足法定的锁定期限制条件才能发行,否则就无法通过证监会审核,发行失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三十七条: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六)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五千万元;……” 所以,只要公司的股本总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那么就必须满足12个月不等的锁定期的要求。 不过,如果公司因实施激励计划而增加股本的,则不以此作为禁止性条件。
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九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股本总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应当至少配备3名主承销商。”所以,对于不足5000万元的股本总额的公司,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是可以顺利发行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