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投资什么能保值?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也很及时。 近期很多粉丝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就是现在手里有60万现金,想拿出一部分做资产配置,但不知道应该投资哪些品种才能实现“保值”目标。 其实要解决这个投资难题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1、造成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哪些金融资产或资产包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率?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就能得到一个答案,即我们要实现“保值”的目标就必须得让资金投向那些能够长期跑赢通货膨胀率的资产。那我们接着再延伸一个问题那就是: 什么是能够长期跑赢通货膨胀率的资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造成通货膨胀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是流动性(magic)。因为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资产价格被不断推高,而且推高的速度会远远快于通胀速度。
因此我们要找的能够持续跑赢通货膨胀率的资产其实就是流动性充沛且估值水平合理或偏低。经过这样的层层过滤,最终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股票>股票基金。 因为股票本身代表着对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投资,而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将钱换成东西(生产或者经营),换句话说企业可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将钱换回来,从而保持资产的价值。
反观债券,虽然债券的利率也会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上涨,但当债券到期时,债务人清偿的资金总额是不会低于债券发行时的金额的(违约另说),也就是说债券投资者最后实际上收到的金额是会高于债券发行时支付的金额的,从理论上讲债券价格和通胀率应该是正相关的,但这仅仅局限于债券的利息收入。而如果考虑到债券的价格下跌的风险,实际利率要远高于理论预期的利率。所以债券的收益率是不能完全覆盖通胀率的上升的。 而股票就不同了,当公司盈利增长时,股价自然就会水涨船高,而这种盈利的增长本身就是对企业现金流的预期,是企业用现有资金可以换来的。并且由于股东对资金的诉求是不一样的(部分股东希望利用市场波动性来套利,获取超过预期收益的高风险需求),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股利支付率远高于债券利率的情况。 当然有人会问了,如果发生金融危机或是经济危机呢?这时股市肯定出现暴跌,是不是资产就会贬值? 这种情况自然是存在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所谓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的紊乱状况,这种紊乱状况并不是指市场的绝对值高低,而是相对于正常情况下的波动幅度加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正常情况下一只股票一年跌幅不会高于20%(波动率上限为0.2),但如果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只股票有可能出现50%的跌幅(波动率上限为0.5),难道这不是一种跑赢通涨率的表现么? 但有一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此时如果将货币持有成本加回到资产价格上,许多资产的价格都会出现大幅的下降,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认为资产的保值就是简单买进并持有不动的话,那么你就out了,因为这个时候最好的策略应是卖出持有资产,持币观望。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好的防御型资产永远是现金,只有在特殊情况的情况下才考虑放弃现金以谋求高收益,否则一味追求高投资收益而牺牲安全性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