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与净投资的区别?
在计算财政政策效果时,政府投资(公共支出)分为资本形成作用和消费性作用两大类,前者是指政府支出通过影响资本形成的总量和结构从而影响GDP的增长,后者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形式对消费的增量进行补偿,这种效应被称为转移支付效应。由于消费是最终需求,因此转移支付效应又称为最后需求效应。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待研究的政府投资为x,将政府投资的支出效应划分为资本形成效应和转移支付效应两个部分,并用符号y1、y2表示。则y=y1+y2 根据经典凯恩斯主义,如果仅考虑消费的决定因素,则有 由此可得 式中,c代表居民的消费;t代表税收;g代表政府的购买支出;p代表价格水平。
为了研究财政政策的效应,我们分别以yt、yc和yg表示y1、y2和x,并将上式变形得: 以上方程右侧第一项反映了财政乘数的作用,通常称为凯恩斯乘数,表示税收减少一单位所带来的GDP增长量;第二项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一单位所带动的GDP增长量;第三项代表价格水平变化带给GDP的变化;第四项反映的是储蓄-投资恒等关系,意味着政府投资x必须通过两种方式之一来实现:或者减少当前消费(减少储蓄),或者增加税收(增加政府债券发行)。
在上述方程中,凯恩斯乘数总是大于0的,这意味着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总能引起GDP的增加,只不过不同政策工具对GDP的影响方向相反。当凯恩斯乘数等于1时,有yt+yg=yc,此时税收的改变与政府支出的改变对于GDP增长的作用效果完全抵消。进一步把凯恩斯乘数展开并整理可得: 上式中,最后一个等号右边三项分别描述了财政政策的三大作用机理:
(1)征税-补贴:由于税收与政府支出都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项,所以两者相抵等于零,不影响居民的最终收入水平;
(2)税收转移:由于税收是对富有者的征收,而政府支出是对贫穷者的转移,所以从富有者那里征收到的税金必须全部支付给穷人才能使其福利不下降;
(3)投资乘数:每一单位政府投资将通过投资乘数带动四单位的GDP增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分析假定税收和政府支出都是永久性的,即无论是否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税收与政府支出在长期中都保持不变。这一假定显然过于苛刻,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从财政收入还是从财政支出角度考虑,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维持一个永久性的税率或支出水平。然而,即使是在短期中税收和政府支出随经济增长而变动,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理,财政政策效应仍然能够加以准确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