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和资金的区别吗?
1、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定义区别 依据募集对象的不同,国内基金可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两大类。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指经批准从事证券投资的基金”。据此,可以这样界定公募基金——依法设立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开募集资金并进行证券投资的管理人。
2013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通知》,明确将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公募基金纳入金融创新试点范围。
目前,我国有5家基金管理人获得公募基金牌照,134只公募基金产品。 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所有的公募基金产品都要实现“净值化管理”。从本质上讲,基金就是投资者向基金经理授权后,由基金经理代表投资者进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所获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分配给投资者的过程。而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投资者就能复制基金经理的选股过程。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指数型公募基金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资产配置方式。
相对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范围更加宽泛。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定义,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投资组合方式进行投资管理的机构或主体”。只要是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合格投资者发行,并且以非公开方式运作,就能够被认定为私募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非公开发行”与上市是否“非公开发行”的概念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是否面向公众发行,后者强调是否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虽然两者均意为“非公开”,但一个是主观判断,另一个是客观属性。一个基金在产品发行阶段可能属于私募基金范畴,但其上市之后由于满足一定条件即可以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资金,成为公募基金,而在此之前,它是一个私募基金。当然,如果它后续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则其依然会属于私募基金的范畴。
2、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投资品种区别 目前,市场上有的基金主要投资于特定领域,如食品饮料、白酒、生物医药等;也有的一般来说,对投资范围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无论是哪一类基金,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都禁止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私募基金虽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在操作上却受限更多。在我国,除证券投资基金外,其他私募产品的投资范围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因此私募基金的从业者们经常用“法无规定皆可行”来形容基金管理人在规范下的自由度。但是,任何行业的自由都不是无条件给予的,私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分子,同样要在严格监管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