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运作费用怎么计算?
先放结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不是关注基金的运作费用是多少,而是关注你的基金经理到底能不能做好。 我们买基金其实就是把资金交给职业投资人去管理,我们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所以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支基金是不是能为我们创造收益,其次再考虑它是不是费用低。 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反过来了,一看到费用低的就买来放着,根本不考虑这支基金是否合适自己。有些甚至拿基金当股票玩,短期波动一没赚多少反而亏了就去投诉公司能力不行。这真的就是本末倒置了。
当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成本确实很重要。例如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每收购一亿份的基差就会增加一亿元的管理费收入(虽然对整体规模的影响并不大);而对于银行和保险等第三方代销机构而言,其销售基金的收入主要就是靠客户的申购、赎回费用和交易佣金,这些收入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客户的数量,因此他们很在意每一次交易的成本,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所以对于一般机构和投资者而言,费用的比较都是基于单笔交易而不是长期的整体盈利情况。这样就容易出现偏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定A经理管理的钱每个月收取2%的管理费,B经理管理的钱每个月收取3%的管理费,两者合并一起投资每年只多收5%的费用。乍一看,A比B多收了50%的费用。但如果是同一个投资者的话,由于A多赚了50%的收益,最终A比B多了100%的收益。 多出的这部分收益就是由于择时产生的,由于不同经理的选股风格不一样,所以即使同时涨跌幅相同,对投资者的总收益影响也会有很大差异。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算每次交易的费率高低,而是认真思考你所信任的基金经理有没有帮你赚钱的能力。如果这位基金经理的确能让你挣到钱,那么哪怕他收费很高你也不用管,毕竟这钱花得值。但如果你买的基金一直跌,你却要去付高昂的管理费和托管费,那么就真的有点冤了。 至于很多营销文章说基金经理在xx时候跑路了或者去抄底了什么的,对这些细节斤斤计较的人,其实是很累的。因为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个基金公司的策略也是各有不同的,没有孰优孰劣,只有适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