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份额就是金额吗?

暨畅然暨畅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数据来看,如果某只基金去年收益10%,今年收益20%,那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应该都是30%。但实际呢?去年的3.5元涨到今年的4.15元(10%的收益),而今年的5元涨到明年的6.1元(20%的收益)。为什么前者是后者两倍还多呢?是因为每份多增长了1元。这1元的增长来自哪里呢?显然不是基金公司把钱分给大家了——其实大家本来就该得到这么多。那么,这多出1元钱到底去哪里了呢?答案就是:本金不同。去年5元的基金和今年6元的基金,它们的单位数虽然相同,但是其中含有本金的多少却不一样。也就是说,虽然都是同样涨了1元钱,但是这是建立在基数不同的基础上的,因此增加的绝对数值实际上是不相同的。

如果把基金收益比喻成一棵树的增长的话,那么基金份额就是指树底面积这一概念。虽然单位数增加了,但是树底的面积并没有增加,这就造成了“收益多,但是总量却不增”的错觉。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假定有一只基金年初份额是100万份,净值为5元;年末份额变成了101万份,同时净值变成6元。那么这只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到底是多少呢?按道理来说,应该是(6-5)÷5×100%=20%。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算的,由于年末的基金总份额比年初多了1万份,这意味着投资者共投入了505万元,而如果按20%的收益率计算,则应该盈利101万元,但实际上仅仅多了61万元的收入(6×101-5×100),这多出的61万元正是追加投资的1万元所形成的。

所以,尽管这个基金的年度收益率为20%,但是投资者的累计收益却是按照19%来计算的,两者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异。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位数增多确实会导致收益看上去很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收益的增加实际上没有增加任何资金。为了避免误解,基金合同中会明确规定单位数的增减并不代表具体资金的增减。举个例子就会清楚明白了:假设A基金年初有资产100万元,B基金初有资产50万元,现在要双方各拿出10%的资金给对方,那么A基金现在共有资产110万元,B基金现在有资产60万元。表面上来看,A基金比B基金多出了60-100=40万元,但实际上它只不过把10%的资产从自己的手中转移到了对方的手中罢了,两者之和并没有增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