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何浮动?
简单说,基金就是把钱集中起来,委托给专业人士(基金经理)去投资管理,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收益 当然,这些收益是要给大家分的(20%的收益归托管银行,80%的收益才是大家的),所以呢,这个分成的比例是有一个规定的:必须保持在70%~95%之间 如果某只基金的收益率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95%,那剩下的部分就属于基金公司了,换言之,如果基金公司在某一阶段通过高风险的投资获得了超越基准指数10个百分点的收益,那么这其中的2个百分点就要被基金公司收入囊中 所以啊,大家买的基金其实本质上还是对基金经理的信赖,你的资金被他代表去进行组合投资、风险控制等操作,最终得到超出预期的收益 但是呢,市场变幻莫测,有时候能赢得很轻松,但很多时候也需要拼力气才能赢得收益,例如这两年很多主动管理的基金都跑不赢指数基金,说白了就是“偷懒”没有找到好的策略,或者策略失效了,这个时候基金经理就很可能主动降低仓位,减少损失,等待机会(比如今年的美股熔断,虽然大家都跌了,但是基金公司可以利用先前的量化策略降低仓位和减仓,规避损失并争取收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很多人疑惑的问题——基金的规模对于收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一般来说,基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影响收益的,因为基金小的话,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就会比较灵活,他们可以充分把握市场的机会,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而基金规模大就相对麻烦一些,因为他们必须更加谨慎地做出决策,同时由于大规模基金存在较大规模损耗,他们也难以通过调整仓位来规避波动和风险。不过呢,这里也存在着一个特例,那就是ETF,它的规模对收益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