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主要是什么企业?

奚旻济奚旻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雄安新区已经设立一周年了!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在这一年里,雄安新区的建设日新月异。

从最初的黄土高坡到水碧天蓝、白洋淀水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从最先的零零散散的围堤填海到雄东、雄县、容西、容城四个片区的大规模建设; 从最初的简单拆迁搬离到大规模、集中拆除旧建筑,改造老城; .... 新机场、京雄高铁等交通要道迅速铺开; 金融岛、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拔地而起;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等便民设施相继建成使用…… 这都是一年里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雄安变化。

当然,大家都明白,这些变化都是基建,不是产业。那新区到底有哪些产业呢?根据官方文件,未来雄安新区将构建“3+X”现代产业体系——“3”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三个主导产业,“X”则是包括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若干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雄安新区的第一支柱型产业,这里将要建设成全球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中心枢纽,吸引全球的信息科技人才集聚在这里。 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则是由北京中科基因联合创办的生物药生产基地,预计年产疫苗8000万支,试剂5000万人份。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是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建立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和智能高速路网监测系统。

还有像河北雄安新区绿色建材产业园这样的特色产业园区。 根据规划,这样特色的产业园区在雄安将会陆续建成,以形成“一园一策”“一园一品”的模式。

其实,除了以上的几大支柱性产业以外,雄安新区还准备大力发展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区块链等等。 对于这些新兴产业,现在虽然有着明确的规划,但是具体的落地项目还要等待下一步的政策发布。可以预想的是,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被抑制,区块链相关产业可能面临洗牌;而受北京冬奥会等因素影响,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赛道,迎来发展机遇。

邴璇鑫邴璇鑫优质答主

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前,雄县、容城和安新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这些产业多是以塑料包装、电气开关、制鞋、服装、造纸、纸箱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部分还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和雄安新区设立的初衷明显不符。例如,容城县30万人口中就有6万从业者从事红木家具加工,全县红木家具销售额达百亿元,成为闻名遐迩的红木产业大县。因此,雄安新区的设立需要对这三县不协调、不适应、不健康发展的产业进行转型与调整,这也是设立雄安新区之初面临的突出挑战。

目前,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成果超出预期。截至2021年底,首批共47所北京市属中小学幼儿园已对口支持新区新建改扩建学校,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50余家,超过120家央企在新区成立了分支机构。世界500强企业阿里、腾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交建、中铁建、中海油、中石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新企业相继落户新区。

与此同时,与设立之初相比,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0.8:50.5:48.7调整为2021年的0.4:30.0:69.6,从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信息业增长4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6.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3%。2021年,新区GDP增长13.1%,增速居河北省首位,高于全国和河北省增速5.5、7.1个百分点,实现了从新区被动“承接”到主动“吸纳”的良性转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