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些企业被收购?
1、2006年,索尼以54亿美元的价格将爱立信的诺基亚手机业务纳入旗下; 2、2005年,日本邮政投资1.89美元正式入主日产汽车集团,后者成为其全资控股子公司; 3、200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130亿美元收购了日本石油公司(IOC)和美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共同持有的美国媒体集团NBC; 4、2003年,惠普以48亿美元的价格从戴尔手中购得康柏电脑; 5、2002年,花旗银行以72亿美元收购了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证券交易部门。
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都被收购过。 比如可口可乐收购了日本三得利公司的乌龙茶业务,成立了可尔必思(CALPIS)饮料株式会社; 可口可乐还收购了日本的四季饮料公司,获得了“四季”品牌的所有饮料产品,其中包括非常受欢迎的矿泉水品牌——“朝日”;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曾在日本进行本地化经营,把可乐卖到了便利店。 但真正让这两个跨国巨头深度融入日本市场的,是软饮料业务的收购。 1991年,可口可乐收购了日本最大的软饮料公司——伊藤园,其经营范围包括了咖啡、红茶、绿茶等50多种饮料。
日本企业被中企收购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在中国政府加强管制、限制外汇流出的背景下,2017年上半年面向日本企业的中国企业资本的动向出人意料地活跃。据调查公司Mergermarket统计,以账面金额计算,1~6月中国企业合计并购了约7家日本企业,交易额总计达到约2200亿日元(1日元约合0.061416元人民币)。仅以不到上半年的时间就达到了2016年全年的水平。从交易额所占比重来看,2017年大幅提高。
收购对象大多为掌握具有极高技术壁垒的核心零部件、材料制造技术的日本增长型企业。
例如,6月,中国大型房地产企业碧桂园集团收购了建筑机械专业厂商——日本UDC。从事电子零部件业务、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定的“特定技术”人才接收企业的FURUTECH也在5月被中企收购。此外,从事半导体材料和树脂等化学制品业务的日本企业等也相继被中资收购。在汽车领域,除了纯电动汽车相关材料等零部件厂商外,还出现从事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大型软件公司被收购。
在对日收购中,过去主要进行投资的中资投资基金的身影较少,而大型企业等作为出资方的交易较多。2017年6月碧桂园集团收购UDC。该集团2016年的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的3000亿日元。汽车企业吉利科技集团从日本伊藤忠商事集团手中收购了制造自动驾驶技术所使用图像传感器的德国厂商——维宁尔(Veoneer)在日本的100%子公司的股权。
不仅从日本获取先进技术和增长人才,而且以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新增长市场为目标的动作突出。碧桂园集团表示UDC是“致力于面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业务增长的绝佳合作伙伴”。
据Mergermarket称,从2017年面向日本企业的海外资本的大致分布来看,美国占40%左右,欧洲占40%左右,中资为20%左右。欧洲资本的交易金额达到7000亿日元,预计同比大幅增长。今后,海外资本将不断流入日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