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助需要公正吗?

阿梓菡阿梓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非上市公司),是没有资格做这些的,因为涉及财务、法律问题很多。 一般来说,只有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才有资格对外进行捐助,因为他们有相应的独立核算账户和资质。 对于你个人来说,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去做捐赠,但是捐赠对象必须是公益组织——即有NGO机构备案的,且你的捐赠要纳入该机构的预算里。否则的话,你个人的捐赠就个人直接给受助人就行了,没必要通过基金会这个渠道。

对于你的企业(未上市)来说,如果要对外进行捐赠,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去捐,同样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钱从哪里出?(财务制度)二是谁来做决策?(公司治理结构)

1.钱从哪里出?

如果是为了宣传,那么你可以从宣传费用里挤,但是这样操作的话会存在账务处理的问题,需要调整之前的账务,如果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及到工商变更登记。当然,如果你的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还可以进行税务处理。 但是,如果是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税收,而将本来应计入费用的项目列入到捐赠资产,那就纯属自讨苦吃了。税法上对这种属于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整的之前年度损益的行为是严厉禁止的!!!

2.谁来做决策?

这涉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涉及到公司资金的支出,包括借款、报销、支付违约金等都需要由股东会/董事会做出决议,但捐赠这么一项义举,似乎在现实操作中并没有受到特别严格的限制。

事实上,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有些企业的资金虽然来源于股东投资,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却往往被管理者私人占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有能力向慈善事业进行捐赠。

麦一鹤麦一鹤优质答主

应当说,企业赞助慈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合乎公正,因为赞助属于自愿行为,在这种行为中,除了合乎合法的原则外,还必须合乎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公正,才可以在社会中存续。比如此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规定企业捐助希望工程必须符合的“道德标准”、禁止“毒害青少年产品”赞助,就是对赞助行为的公正原则的维护。当然,企业从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形象考虑,也必须符合这个原则。

与之不同的是,企业对政府的捐赠,不是赞助,政府也不是“公众”,从政府接受企业捐赠获得好处,到政府给予企业政策上的优惠、保护,这个互惠过程中,不能有“道德标准”,政府在此事中必须保持道德中立,不能因自己收受企业好处而把企业的“道德”问题摆在桌面上。政府是社会公器,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不能用公共利益去干预企业“私益”(哪怕这种私益并非正当),这是现代政府存在的基本理由,如果干预,“公”“私”之间将界限模糊。

政府对企业捐助不能有道德标准,不仅是因为政府是社会公器,还因为政府也代表“公众”,不能和“公众”唱反调。比方说,烟草企业捐赠政府,政府是无法拒绝的,政府也不能说烟草企业不符合道德标准。

当然,以上所说是就政府本身而言的,政府的主管部门可以对企业捐赠政府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可以要求企业捐赠教育、民政部门时必须符合“道德标准”,这是主管部门的责任,主管部门也代表“公众”利益,主管部门和企业谈“道德”,合情合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