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支出总额怎么计算?
企业支出总额的计算,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形态、会计核算的详细程度等进行分析。 如果是生产型一般纳税人的话(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时确认的收入会涉及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的发生;同时,在购买原材料和商品时产生的进项税会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发生;在缴纳了增值税后,对应的税款会涉及“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发生;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和贷方的发生情况,就可以倒推出企业的增值税的金额。 当然,上述只是基于理论上可以倒推出总支出金额的方法,实际上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实际情况。比如,有些成本费用虽然会涉及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但是并不是计入到这几个科目中的所有项目都属于税前扣除的范围,因此不能简单的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的累计发生金额减去所得税汇算中允许扣除的部分来计算。
另外,还有的企业可能会因为经营需要而发生了大量的借款,此时还会涉及财务费用的金额,这部分的费用同样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但并不一定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而在所得税前不能扣除,所以财务费用的金额也属于企业支出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