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说一个你可能不信的,A股市场上,70%的企业其实都亏损! 可能有很多人怀疑,但这是事实。
我们看一下A股的行情软件,随便输入600开头的一个代码。 这个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净利润是负值。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公司的每股收益竟然是负值,也就是说你花100块钱购买的这家公司的股票,实际上只获得了-4.35元的收益(注意这里不是利润,而是收益)。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这个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发现居然是负值。 更诡异的是,这家公司经营业务创造的现金流和投资活动创造的资金流都是负值…… 总之就是各种亏,账户上的钱没一会就少了。
然后我们继续往下拉,发现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比比皆是…… 28个行业中只有2个行业是正的收益,其他全部是负值。 更有趣的是,那些亏损的公司大多集中在600开头和002开头的个股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原因可能有这些: 第一种情况:这些公司其实根本不生产什么东西,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就是炒股。比如某些券商因为今年涨多了所以盈利了,而那些配资的公司因跌了所以亏了。但这些公司本质上并没有产生多少价值,他们的盈亏只是股价涨跌产生的结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类公司的业绩报告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他们只是资金市场里的一群逐利者罢了。 第二种情况:有些公司虽然不怎么赚钱甚至亏钱,但是他们是某领域绝对的寡头。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提价或者降价,从而获得超高的利润。
比如在钢铁、水泥等消费品领域,很多时候价格并不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而是因为行业地位使得他们有资格定高价或低价。 第三种情况:还有一些公司他们不生产任何东西,但却可以从中获利。比如一些公司把资产置换出去了,然后用收到的现金去买理财产品,虽然这种交易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这种“不产生任何实际收益但账面上却增加了大量收益”的情况确实真实存在的。
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已经结束。统计显示,剔除金融行业公司后,全部可比的1431家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 22.8%,高于2006年全年的22.5%。不过,从细分行业来看,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退税下调以及人民币升值加快等不利因素影响,有半数行业的盈利能力没有增长,其中纺织服装、机械等传统优势行业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建材建筑毛利率升幅最大
统计显示,与2006年相比,有9个细分行业的毛利率出现增长,其中建材和建筑行业的毛利率涨幅居前,分别较2006年增长2.34%和 2.19%。另外七个毛利率出现增长的行业是农林牧渔、化工、电子、金属非金属、信息技术、造纸印刷和综合类。相对而言,与2006年相比,毛利率下降的行业达到19个,其中纺织服装、批发零售、电力煤气等行业毛利率的下降幅度在1%以上。
分析认为,建材和建筑行业的销售毛利率出现较大增幅,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钢铁、水泥等基础建材需求旺盛,而由于供给扩张受到抑制,供求关系较为紧张以及国家推进供给约束型产业的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导致水泥、钢铁等基础建材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产品价格上升推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纺织服装行业毛利率下降2.47%
纺织服装行业毛利率下降2.47%,是38个细分行业中降幅靠前的一个。从2007年开始,纺织服装业遭遇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困难。
2007年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15%降至11%-13%,虽然2008年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再次提高到14.5%,但离17%的工业品平均出口退税率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与2006年相比,纺织服装行业的盈利空间受到压制。
汽车机械造纸盈利下降
2007年汽车制造上市公司毛利率下滑1.7%,电力煤气供水行业毛利率下滑1.15%,金属非金属行业及机械行业的毛利率分别下降0.97%和0.33%。相对而言,汽车、机械、金属非金属等行业的毛利率下降幅度不及纺织服装、电力煤气等行业,而汽车、机械、金属非金属正是中国近年来的出口优势行业。
从2005年开始,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汽车整车出口自2004年的不到5万辆,增长至2007年的32万辆;汽车零部件出口由2004年262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386亿美元。机械行业同样是近年来的出口先锋,2004年和2007年相比,机械产品出口几乎增长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