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持有还是择时?

逄格溆逄格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大多数人可能不喜欢听的答案,但是这是在中国现实环境下最合理的答案——长期持有并做多。 首先,明确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买基金就是买服务;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买基金就是买团队。我们谈论“基金”时,应该把“人”的因素加进去。

基金经理与公司的关系,相当于是医生与医院的关系。医院不会看你病得有多重,只看你的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同样,基金经理也不管你赚了多少钱,只关心你能否按时缴纳管理费(有些基金会以收益的百分比收取管理费,这实际上对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

如果医院天天考虑病人赚不赚钱,那医疗行业就全完蛋了。如果基金经理天天考虑投资者赚钱,那么整个基金业也就离完蛋不远了。好的医院会给你看普通病,也会做急诊,更能做手术。好的基金经理既要会定投,也要会抄底,更要能把握宏观趋势。他们需要对短期波动游刃有余,也需要拥有长期持有的耐心。只有长期持有并做多的策略才能平衡这两者的需求。

其次,从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市场在短期内更可能回归均值,但长期却维持着涨势。也就是说,短期内股市更可能跌,但是在较长的时间里,股价会不断上涨。比如从1926年到2014年,标普500指数在每个月收盘时将下跌的情况数出来,竟然有80%!但是,指数最终却上涨了将近87倍! 最后,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做多比做空容易。做空需要先借入股票再卖出,而大多数散户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做空交易。同时,由于我国股市是实行T+1的交易制度,也就意味着当天买入的股票必须要等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这也使得绝大多数散户只能做多,而不能真正做空。对于广大散户来说,做多远比做空安全。

总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选择长期持有并且做多,是最为稳妥的策略。

祝呤妮祝呤妮优质答主

基金投资,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投资,赚钱的投资者凤毛麟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投资者总是拿投资基金的心态去投资基金。基金是一种可以有效战胜市场的工具,只有利用基金独特的复利和择时功能,才能达到长期增值的目的。

复利增值需要长期持有

从指数上涨规律看,长期来看指数基本是向上运动的,虽然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出现大幅波动,但由于上市公司整体实力不断增强,GDP和上市公司利润的持续增长将推动指数健康向上。而基金作为投资指数的工具,通过分散风险和专业管理大大提高了指数长期增值能力。

从基金历史业绩看,基金净值几乎无一例外地大幅超越指数,以基金裕隆为例,截止到2003年底,净值1.277元,在复权基础上上涨了71%,同期指数上涨只有31%。从基金利润看,所有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全部盈利,有的封闭式基金分红甚至达到了净值的50%以上。

因此,投资者持有基金时间越长,利润越大,复利增值越明显。从国外统计数据看,基金投资长期利润高于指数平均为1-2个百分点,这一部分的利润正是基金管理者战胜市场的回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