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进口不到粮食吗?
首先,我国进口的大米、面粉等主要作为调剂品种使用。也就是说,我国消费者能买到泰国香米、美国进口大米的品种很多,但不代表我国大米进口的来源国只有这些。比如泰国香米中就有按原产地分有“马来味”“印度味”和“越南味”等等。 其次,虽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并不代表着出口到中国的就一定是美国产的(当然,理论上说,美国产的可能性最大)。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美国突然加大了中国大豆的供应,导致大豆价格狂跌。于是有人说,美国这是赔本赚吆喝,多傻啊!其实呢,我们购买的大豆中,美帝的只占了一部分而已——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其他拉美国家的大豆同样会进入中国市场。只不过美国和巴西都是种植双季稻和小麦的地方,而阿根廷是种植单季稻的地方。所以,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实际上有可能是来自美国的,但也很有可能不是来自美国的。
最后,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是世界上唯一一套完善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这个体系的完善,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实行土地公有制,也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第二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营粮店体系,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尽管目前市场机制在粮食购销领域起主导作用);第三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掌握着粮食市场的主动权,如低价出售粮食给国有粮店、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向居民提供粮食等等。正是由于拥有这套完备的调控体系,近年来,国内无论是稻谷还是小麦,都没有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2011年前后,因为天气影响,出现过短时间大幅度上涨,但后来马上被抑制住)。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市场,至少粮食是够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