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哪几种值钱?
1、袁大头(三年/九年/十年) 袁大头的铸造量在民国时期各种货币中是最少的,加之历经战乱,早期流散民间的那部分钱币被长期消耗,现存于世的大多数都是民国后期和建国后回收再铸的。“袁大头”的价格一直居各项钱币之首。但不同版别的“袁大头”价格差异很大,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中华民国三年”和“中华民国九年”两种,其中“三年”的发掘量大于“九年”,所以价格相对来说比“九年”的要高一些;另外由于“十年”的币面字体与“八年”相近,且当时民间以“八年”为最佳,因此很多“十年”的银元都被改了日期,改成“八年”的,这样币值就低了。 2013年3月,一枚品相完好的“袁大头”拍卖出42万元的天价。
2、孙小头(开国纪念币) 这是孙中山就任民国政府大总统时所发行的货币,有银质和东珠(含铜)两种材质,其中又以银质的发行量最大,现在市面上较为常见。这种货币虽然经过多次改版,但是样式都差不多,因而区分起来不太容易,需要细心辨别。
3、唐军长(背二旗) 该货币发行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由时任中央军区主席唐生智颁发,故名"唐军票"。因背面图案为一挂旗,故又称"背旗洋"或"背二旗"。唐军票分为银元和铜元两种,银元面值有 1 元、5 元、10 元三种,铜元面值有 1 分、2 分、5 分、10 分四种。现在比较有价值的即是面额为5元的银色伪满币,俗称“唐五”。 “唐五”因背面印有阳文英文“TWENTYCASH”,所以又称为“20 钞”。该币正面中央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纵队”字样,上面刻有“奉天省造”,下面刻有纪年;
4、福建官局龙洋 此币制造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由福建巡抚派员赴德国购买机器,在闽候县创办福建现代铸币工场,开铸银币。因该厂归福建官厅掌管,所以称作“福建官局”。其制造的银币以“光绪元宝”为标志,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形状。该件藏品包浆自然,可见岁月的痕迹,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目前市场上“光绪元宝”的数量较多,价值较低的品种如“宝直局”、“宝东局”等,一两枚一般不到 500 元;而像福建官局的“光绪元宝”则比较珍贵,市场价格一般在每枚 800~1,000 元以上;极少数的样币甚至能值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