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中国的什么部?
“南”字指代的是南方地区,而“深”则是该地区的广东部分,也就是广义的珠三角。 先秦时,番禺(今广州)是南越国首都,当时南海郡辖地相当于今天广州、佛山和肇庆三市,番禺就是今天的广州。
秦汉以来,广义的珠三角一直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炀帝时开凿连接西江与东江的梅关古道,唐宋时兴起商品经济的广州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明清时作为南大门的广州成为岭南乃至中国南方的经济枢纽和文化中心。 但珠三角并非一直都是沿海发展的,在宋元时期甚至还是内河交通为主。到了明初,因黄河泛滥,京杭运河淤塞,南京作为古都的地位随之下降,广州成为了岭南和华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从明万历到清康熙年间,由于天然水域的变化和围海造田,珠三角海岸线向海里推进了150多公里,广州外港也从珠江口内的花县沙湾进入了位于今广州市东部的白鹅潭。
随着贸易的兴盛,广州城也开始迅速扩大,清代中叶后城墙内外人口已达40多万。到鸦片战争前夕,城市面积扩张至28平方公里,比北宋东京城还大。随着贸易结构的转变,广州逐渐由一个商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近代以来,由于香港的崛起和英军进驻广州湾(湛江),作为对外贸易中心的广州地位开始被香港取代。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后又轰炸广州,致使广州大量工厂迁往内地,从而失去了作为东南亚最大工商业城市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作为中央直辖市,隶属于中南行政区领导;文革期间曾与南昌一起划归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成为省辖市;1973年又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但行政级别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