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多少美元?
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8424.13美元(国际汇率)/5942.37美元(购买力平价) 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特定时间点有可能出现极大偏差;而购买力平价的测算方法更为准确,但由于没有包括通货膨胀因素,其反映的是历史购买力水平而非当前购买力水平,也不能反映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对人均收入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独使用这种数据计算GDP平减指数。目前国际上较为广泛接受的衡量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方法是综合比较法,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是目前世界银行和各主要国家统计部门普遍采用的方法。
2010年至2016年间,中国实际GDP(以国际汇率计)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7.8%,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时期,中国GDP价格平减指数上涨了约4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4.8%。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人均GDP水平比较低,而且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也较大,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仅为57%,人均GDP只有美国的33%、日本的51%、韩国的74%。 如果按汇率法计算,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仍然处于下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通常用美元标价,因此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具有天然优势;但在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领域,美元并非唯一选择,其他货币如欧元、瑞郎、日元甚至英镑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国际交易,因而导致国际贸易条件相对稳定,而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利率则频繁波动。考虑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外资项目(含外债和直接投资),并且近年来跨境资金的管理逐步放开,因此直接用市场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会有较大偏差。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各国(地区)以市场为价格,核算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和,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国际汇率将其国内货币单位转化为国际货币单位,一般为美元,即所谓国际汇率下的GDP,也可以用购买力平价的方式将其国内货币单位转化为国际价格单位,即所谓购买力平价下的GDP。购买力平价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评价各国经济总量,分析有关经济问题时更有可比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常度人口之比。
2016年人均10万美元以上国家(地区)
瑞士(10.85万)、卢森堡(10.69万)、美国(10.29万)、丹麦(10.27万)、爱尔兰(10.24万)、挪威(10.14万、冰岛(10.07万)、瑞典(10.00万美元),这8个国家(地区)位于人均国内生产值最高一档。
2016年人均2.5万~10万美元国家(地区)
加拿大(3.87万)、新加坡(3.87万)、英国(3.74万)、奥地利(3.59万)、荷兰(3.47万)、德国(3.25万、法国(3.21万)、比利时(3.21万)、澳大利亚(3.01万)、西班牙(2.65万)、意大利(2.64万)、日本(2.59万、匈牙利(2.57万)、韩国(2.54万、波兰(2.54万)、希腊(2.53万)、以色列(2.53万)、土耳其(2.50万),
2016年人均1万~2.5万美元国家(地区)
拉脱维亚(2.19万)、葡萄牙(2.18万、俄罗斯(2.17万、萨尔瓦多(2.16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2.16万)、波多黎各(2.16万)、马耳他(2.14万)、智利(2.13万)、斯洛文尼亚(2.12万)、牙买加(2.12万)、新西兰(2.08万、墨西哥(2.01万)、巴拿马(2.01万)、捷克(2.00万)、瑞典(1.99万)、斯洛伐克(1.97万)、巴拉圭(1.72万)、新西兰(1.70万)、危地马拉(1.69万)、爱沙尼亚(1.68万)、阿尔巴尼亚(1.66万、塞尔维亚(1.65万)、白俄罗斯(1.61万)、保加利亚(1.52万)、乌克兰(1.50万)、亚美尼亚(1.46万)、约旦(1.43万)、摩尔多瓦(1.42万)、罗马尼亚(1.38万)、立陶宛(1.37万)、越南(1.35万)、秘鲁(1.33万)、立陶宛(1.31万)、巴勒斯坦(1.31万)、哥伦比亚(1.29万)、阿尔及利亚(1.28万)、多米尼加(1.26万)、阿塞拜疆(1.22万)、海地(1.22万)、卡塔尔(1.20万)、巴基斯坦(1.20万)、阿根廷(1.18万)、智利(1.17万)、叙利亚(1.15万)、也门(1.14万)、委内瑞拉(1.08万)、哈萨克斯坦(1.08万)、蒙古(1.05万)、乌拉圭(1.03万)、喀麦隆(1.02万)、几内亚(1.00万)、牙买加(1.00万)、博茨瓦纳(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