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行业中国状况?
1,传统行业的洗牌加剧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是深层次的,这种改变将导致传统行业的洗牌加快,竞争力弱小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例如在零售业,传统的零售商受到线上线下双重挤压,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又如快递行业,随着电商业务的增长和供应链的整合,顺丰、京东等众多玩家纷纷介入,市场被不断分割。
2,互联网企业“圈地”行动 互联网企业的“圈地”行为主要在两个领域:一个是线下实体产业的“线上化”,另一个是以O2O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的在线化。无论哪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完成流量的聚合,形成用户和数据优势,进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产业生态链的建立 任何一种新兴事物的诞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求,那么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链将如何重新构建呢?我们不妨从物流领域加以分析。现在物流行业所涉及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B端客户(80%的市场份额),C端的渗透率还非常低,且主要是以单包快运为主。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即以客户为中心,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这一生态圈中,上下游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形成一体运作。目前,京东正在全力搭建自己的C2M平台,通过大数据给工业品提供反向定制服务。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国将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工业体系该体系能够同时满足经济增长和环境绩效的需求,以满足2030年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尽管过去十年中国在提高工业能效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工业转型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能源资源强度高、污染排放大、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为此,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通过限制高能耗和污染行业、调整产能以及发展服务业等来调整产业结构;
2、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能源和资源效率的提高,使产业走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
从行业角度看,未来的金属(包括钢铁、铝、铜、铅等)、化学品(包括化肥、水泥等原料、塑料和橡胶)以及非金属(包括玻璃、陶瓷)将是重点关注的行业。
钢铁行业将面临最严格的需求限制,行业转型将以削减产能和加快绿色技术应用为特征。其中节能提效的重点将是焦化、高炉、转炉、连铸和热处理等生产流程;同时电弧炉炼钢等短流程技术和废钢、尾矿、粉尘等固废的循环利用也将受到鼓励。
在水泥行业,预计未来政府将持续推行错峰生产制度,以减少雾霾并遏制产能过剩。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低阻隔仓管磨和高效选粉技术与设备、高效预热器、高效大直径冷却机等。同时,还将通过水泥的低温煅烧技术和工业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来减少CO2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