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是谁投资的?
首先,《中国有嘻哈》是爱奇艺自制节目,跟电影一样,由爱奇艺出品。 然后,说到出资的问题就有意思了。按照爱奇艺的说法,《中国有嘻哈》投入8000万(这是他们的新闻稿里写的),那制作成本应该是很划算的,毕竟这节目一没特技二没大规模后期,主要就靠现场拍摄。但这节目从开始拍摄到播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按说一个月的时间,节目组应该可以找一些资金来弥补制作费用,何况这节目在夏天播出,各种衍生品也应该会有不少的收入。
最后,说说节目组花了多少钱请这些明星选手来参赛的事儿。根据我查到的信息,PG One的报酬是10万(这是他自己微博说的,详见图一),VAVA是9万(这也是她自己说的,详见图二),艾热是6万(这个是马頔在微博上发的,详见图三),杨和苏是5万(这是自己微博截图的,详见图四),高欣是4万(这个也是他自己在微博说的,详见图五),那英是3万(这个是马頔在微博发给高欣的,见图六)…… 当然,以上都是我凭网络上零零散散的信息拼凑起来的,可能不够准确,但应该差不了多少。
综上,节目组请人参赛花的钱大概27万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这节目真的只花了8000万的话,那平均每邀请一位选手就要付给人家4.75万元。考虑到某些选手确实没有太多镜头(比如王齐,我实在是对他没什么印象了,感觉他也没说几句话),那么平均下来给每个有镜头的选手的经费就更高了——这可是比很多网剧的制作成本都要高了啊!
而且,据说这节目还因为经费问题拖欠选手报酬。
爱奇艺今年夏天播出的说唱类音乐节目《中国有嘻哈》以超25亿的网播量引爆全网关注度。作为爱奇艺内容生态中原创IP“YOH”的衍生节目,上线以来,《中国有嘻哈》以高品质内容创新和精细化运营实现了热度、口碑双赢。据悉,从4月份开始策划《中国有嘻哈》到投入制作,爱奇艺内部团队已经逐步完成了包括制作、宣传、品牌合作、资源整合、线上线下的联动等在内的全方位布局。
事实上,不仅对《中国有嘻哈》,对平台自制的网生内容,爱奇艺始终坚持在IP开发前期以精细化运营为导向进行投资,而制作、播出、开发、拓展等后续环节则是由平台IP衍生战略来主导,从而推动IP价值的全面释放。
作为中国领先的视频平台,早在2014年,爱奇艺就对外提出聚焦“极致创新”和“极致IP”两大战略,其中“极致IP”战略的提出打破了单纯从线上布局IP开发的传统认知。爱奇艺以“从互联网出发,回到互联网”的IP开发思路为原则,在IP打造的初期通过基于数据挖掘的精准用户分析,实现IP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在IP的开发中期,通过联动影视剧、艺人、游戏、电商、营销和用户会员等在内的各个平台内部资源形成规模化开发势能,实现IP价值迅速膨胀,并以“影游互动”、“一鱼多吃”等的IP“立体”开发模式,实现了IP价值的全面释放。
依托这一模式,爱奇艺近年来开发的一系列自制IP实现了口碑与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仅2016年,爱奇艺便上线20余档自制综艺,12部网络剧。其中,作为《中国有嘻哈》前哨战的《大学生来了》,成为网生时代校园真人秀新标杆;自制网综《河神》上线12小时全网播放量突破3.3亿;自制网剧《余罪》全网播放量成功破80亿;自制动漫《不良人》第二季全网流量突破12亿。目前,2017年上线的自制超级网剧《无证之罪》在豆瓣上获得8.2分的好成绩。而此前,爱奇艺成功打造的现象级自制网综《奇葩说》已上线四季,并在今年成功登陆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AMC和HBO播出,《中国有嘻哈》的衍生节目《嘻哈学徒》也已正式在韩国KBS电视台播出。
基于自身精细化运营能力构建起的自制内容开发体系和强大的IP“立体”开发思维,让爱奇艺在自制IP内容开发上“有心不慌”。如今,已形成强大IP制作实力的爱奇艺正成为自制IP潮流的引领者,“这届年轻人不好搞,就找爱奇艺”的口号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