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量资金何去何从?

凤鸣轩凤鸣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钱,主要存在央行和商业银行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除了外汇占款(就是其他国家购买的中国资产)外,主要就是存款准备金了;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的资产就是各种贷款,其次才是债券等资产。 这些货币和金融资产怎么运作,会决定经济的走向!

首先来说说央行。央妈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降准和降息这两个。降准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释放市场的流动性,比如现在银行体系一共有20万亿的存款准备金,如果下调5%,相当于有1万亿元的流动资金进入市场;而降息则是调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企业利息支出减少,盈利空间扩大。 除了这2个最主要的工具,还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

目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利润增长乏力,而央行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净投放了7000亿元流动性,对冲掉了税收、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造成的流动性收紧,保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当然,在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宽松并非无限度,过量的降准、降息会对宏观经济增长带来冲击。所以,未来央行将会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利率稳定并适度调整。

那么除了央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于贷款的利息收入,而企业的贷款大部分是用来投资的,只有少部分用于短期周转。所以,如果企业投资效益提升的话,商业银行的营收和盈利率都会有所提高。反之,如果企业投资失败或还款能力有限,就会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甚至坏账损失,影响银行的收益和稳定性。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共有6家。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这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合计占了整个银行业贷款的83.94%。换句话说,只要这6家的贷款投向正确,经济效益改善,整个银行业的利润就会趋于正常。毕竟他们客户基础好,规模大,就算一些项目出现亏损,也有其他的盈利业务可以弥补整体损失。 所以,未来银行股的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这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 而对于其他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因为客户资源相对有限,如果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张客户和投资范围,很容易导致风险集中爆发,甚至是跨行违约。最近包商银行贷款逾期以及随后的破产清算就是在警示其他银行,即使同业业务或者信托公司融资,也不能盲目扩张,否则一旦出现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郑楷铤郑楷铤优质答主

从资金供给来看,中国当前每年可进入资本市场的潜在资金量约8万多亿元,其中,房地产市场潜在释放资金约3万亿,新增保费约1.7万亿,预计每年新增基金与证券资管规模2万亿,新增银行理财规模或超1万亿,新增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预计约2200亿,每年新增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或达7千亿。预计股市潜在可流入资金将达每年2万多亿。

从资金需求来看,目前A股首发家数超300家,预计2018年IPO规模在2000-3000亿元。再融资每年约在1.3万亿左右,未来两年将逐步放缓至1.2-1.3万亿。此外,地方国资、战略投资者、产业资本、海外资金也在持续流入。综上,预计股市每年仍存在3000-6000亿的缺口。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对比来看,由于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和限购限贷政策收紧,预计未来地产投资增速将显著下行,大类资产将由房市向股市转移。从股债等大类资产的估值性价比角度分析,当前股市的相对性价比已优于债市。

从增量资金的边际影响来看,外资、险资、银行理财、养老金未来3年可投入股市规模合计约3.8万亿,其中外资和险资对股市边际影响较大。当前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约1.3万亿,占比约3.2%,预计未来3年外资流入规模在8000-1.2万亿之间,增量约占A股流通市值1.3-1.8%,年均4‰左右。在金融监管收紧的环境下,预计未来3年险资流入规模在5500-8000亿之间,增量约占A股流通市值0.9-1.2%,年均3‰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