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农保能多缴费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不划算 农村养老保险有2种,一种是城乡养老保险(现新农保),一种的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里讨论的都是城乡养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分为13个等级,从每年100元到4000元不等,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例子: 小明今年45岁,他想60岁的时候领取养老金,那么他应该从45岁开始缴费,每年的9月缴纳下一年的保费,这样的话,他的缴费年限是15年;
假设小明每年按最高档4000元/年缴费,一共缴费15年,到60岁时,总共可以拿到60000元的退休金,平均下来,一年大概3333元; 这时候如果国家出台新政策,每年交费提升到5000元/年,也就是说从2018年起,小明需要每年多交1000元,一直到2068年,共多交19万元,但是,在2068年之前,国家每年会按照5000元/年的标准发放基础养老金,也就是每一年可以领到5000+(2068-45)×50=72500元。
这看起来是个双赢的选择,国家新政策规定,45岁以上的人,每年要多交保费,45岁以下者,每年少缴保费,这样可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无需降低,同时又能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这种福利只是针对45岁以上的参保者的。 如果是45岁以下的参保人,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虽然今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会有更多的资金积累,但每年的基础养老金下降,再加上个人帐户养老金,总体养老金水平并不会提高很多,还不如高档次社保的养老金水平。 而且,对于农村户籍居民来说,无论何种原因,只要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都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新农保,这是国家的政策优势,所以没必要纠结于自己当前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