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中国?

丁玉芝丁玉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一下。 中国目前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所以人民币升值应该会持续下去,人民币国际化也会进一步加快。 随着美国加息进程的展开和美元指数的走高,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我国的通胀水平会有所下降,但不可能出现通缩;同时因为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28万亿美元(2014年底),再加上国内货币超发、流动性偏紧,所以人民币继续升值空间巨大。

另外,从国际地位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日欧之后,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现在我国财政存款规模已经达到7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M2)规模更是超过50%,这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已经不大。在这种狭义的宏观经济学范畴内,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正在降低,而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则成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在流动性紧平衡的状态下,未来可能采取的做法是增加政府负债以刺激经济发展。当然,这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 除了货币财政政策以外,产业政策也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新经济条件下,也需要重新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产业政策的博弈。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需要通过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期,可以预见产业政策将会发挥作用。

厉珠颖厉珠颖优质答主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三五”是实现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并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为全面建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领先的强国做好准备。

十九大提出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改革是13亿多中国人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前所未有的事业,法治则是改革的制度保证。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在国际上面临着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机会和挑战。这个时代的法律人才不仅要努力学习法律,还要懂得国情,熟悉国策,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中国的法治实践。学好法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方法,熟悉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与精神,了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规则和职业共同体内在的凝聚力和包容力,把握法律职业的特殊属性和法治思维的精髓与核心价值。

法律人才应具备在法治的框架内解释法律和适用法律的技能,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进行法律人内部思考、论证、交流、抗辩、折衷、妥协的技艺,在法治的思维下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智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