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有哪些?
先引用一句名言:“不要指望用银两能买到什么东西,因为银两已经不是钱了”。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不过道理非常简单,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货币的本质是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相信和接受其作为支付手段的能力。或者说,货币就是支付手段(或者叫交易媒介)。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自然有自己发行的货币。不过这些货币按照发行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定货币和准法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是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银行金融等。因此由它发行的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简单地说,就是你不能拒绝接受这种货币作为支付方式,哪怕你家里有座金矿,也不能拒收人民币!当然,央行发行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包括第五套人民币和各版本的人民币支票主账户,还有一些离岸业务使用的特种钞票。目前还在流通的硬币主要是有4种:1角、5角、1元和不锈钢500元。
除了人民银行以外,财政部也有权发行货币。不过由于财政部的职能是管理国家预算,也就是说预算内的支出都必须通过发行货币来办理。所以严格来说,由财政部发行的货币也是法定货币。只不过由于预算内支出都是按照实际需要,数量有限,所以一般不作为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项权力,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有价证券已实现互联互通,为完善跨境证券交易机制提供支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决定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沪深300ETF期权。根据该公告,此次推出的沪深300ETF期权属于股票衍生品,是由中国证监会审批发布,而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给予批准。换言之,即使是证监会发布的金融创新产品,也要报请央妈许可才能问世。
除上述两种正式的货币外,在中国还存在着大量的准法定货币。比如现在最火的互联网金融中的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投资于货币市场,收益率基本相当。以余额宝为例,目前7天的平均收益率为2.36%,1万元的投资收益一天大约1块多钱,看起来好像很少。不过随着余额宝规模的大幅增长,其对冲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需求,从而减少了央行进行货币调控的难度。而且从长期来看,这种理财产品收益率大体上应该跟通货膨胀率差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确实起到了让百姓财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并且符合国际上的大趋势——存款利率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