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什么题材?
简单说,题材就是“故事”。这个“故事”由两个部分构成:
1、客观事件(真实存在的事件);
2、主观想象(对事件的看法或预测)。 比如,某新闻播报:“某地发生地震,伤亡惨重!”这是客观事件。接下来人们的议论——“真不幸啊!”“这么严重?!”……这些都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感想,属于主观想象。如果接着看讨论区的帖子:“我家在五楼,刚逃出来……太可怕了!”“真不知道这次地震一共死了多少人……”等等,这都是讨论区的朋友们的主观感受,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即大家关心的话题。
回过头来再看新闻,它的“主题”就出来了:某地发生地震,伤亡惨重。大家关注这个话题,展开热议。 从消息发布到引发市场关注,其间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闻或者解读会激发市场的情绪,提升热点的“温度”。这些传闻或解读,同样包含在“故事”之中,同样是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能涉及现实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但在市场眼中,因为已经失去了真实性,所以都被当作炒作素材。至于能否自圆其说,并不重要。
当然,最终市场会被“故事”打动吗?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氛围(是否处于牛市当中);二是信息量(该题材是否有足够多的信息引爆点)。 在牛市氛围中,一个题材很容易得到市场的追捧;而在熊市当中,即便有再强的消息刺激,也可能无人问津。这就是“牛粪效应”——牛粪越多,鸡蛋越值钱。反之,在熊市里,一颗老鼠屎就会毁坏一锅汤。 这说明,在熊市里,投资者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明显增强。因为他们知道,很多看似很强的信息实际上并不靠谱,而很多貌似毫无线索的信息其实别有玄机。于是,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而不盲目追逐那些经过刻意渲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