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什么叫上天入地?
“股市里常讲的一句话叫‘上天入地’,就是波动非常大的时候,往往是大趋势的转折点。” 这句话来自2015年3月26日CCTV《证券直播室》特邀嘉宾张锋的讲话。 上证指数从2014-7月初的4859点开始上涨到2015-6月底的最高点5178.19点,上涨了15%左右;而2015-8月开始下跌,到2016-1月的最低点2638.7点,最大跌幅达42%以上!这是典型的“上天入地”行情。(当然这种极端走势极少出现)
关于“上天入地”,我目前只看到过上面这段话,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明确的表述。所以只能根据这句话进行大致的分析。 我认为所谓“天上”是指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的行情,也就是大趋势的延续阶段——因为这种时候人们比较舒服,情绪乐观,对前景看好,市场人气旺,所以股价容易涨上去或者跌下来。 而所谓的“地下”则是指趋势反转的过程,因为此时市场形势逆转,投资者心态崩溃,所以人心涣散,市场人气低迷,从而造成股价的大幅度震荡。
不过从历史上看,中国股市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天入地”式的趋势转换。更多的情况下是一波行情结束后,接着再来一波更大的行情。例如2007-11月到2008-10月的这波牛市结束了以后,又继续延续了2008年底开始的这轮大熊市,直至2010年才正式结束,期间还穿插着2009年的那波反弹小牛市。 这或许和中国股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关。由于新股不断发行,市场通过IPO募资的力度很大,导致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股本也迅速扩张。于是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便难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而是呈现出一种波浪式上升的趋势——“上天”——股价上涨,市场总市值攀升,而最终必然会导致“入地”——当泡沫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裂,从而导致股指快速下降和个股大面积亏损的现象发生。 “上天入地”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它反映出了股市运行中一种自然规律性的现象,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谨慎态度,不要盲从,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纪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遭受损失甚至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