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有哪些股票?
2001年7月3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在原有主板市场基础上分别成立创业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但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创新企业的退出机制,一些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恶化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2006年7月8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制度”对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作出规定;同年9月17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中小板上市公司95家,总市值4.3万亿元,流通市值约2.5万亿元;创业板公司数尚未确定,目前处于申请阶段,证监会已受理17家拟发行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根据新颁布的《证券法》和《上市公司退市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法规,退市公司将按照新规重新上市,并将在退市整理期结束后通过竞价等方式重新进入交易所挂牌交易,退市公司将可能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支重要投资力量。由于退市公司大部分来自原STAQ和NET系统,因此本文以新三板企业为主来研究这些退市公司的发展情况、特点及投资者结构等问题。
一、退市公司的特征分析 (一)行业分布 从行业角度分析,在已退市的51家公司中,主要分布在以下七类行业中。其中,制造业(包括采矿业)共25家,占全部行业的49%;批发零售业有9家企业,占全部企业的17%;社会事业有5家企业,占总数的10%,交通运输仓储有5家企业,占总数的10%;房地产业有4家企业,商业贸易3家企业,其他行业各2家。从地区来看,北京企业最多,其次是广东、浙江和江苏,以上四省的企业数量占全部公司的58%。 还有部分公司虽未退市,但是在新三板交易的,也包含在上述行业分布里。
(二)经营情况 在已退市的51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属于盈利状态,而亏损的企业达到了30家,其中有8家的亏损额超过1亿元,最亏的企业高达近3亿元,平均亏损达到1亿多元。这些企业在退市之前大多是因为连续几年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亏损严重才被摘牌退市。但从整体上看,多数退市公司的净资产为正值,且规模一般都在亿元以上,表明这批企业多数是绩差股而非垃圾股,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 (三)股东人数 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应当少于200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时可以不设股东会,只设董事会和其他必要的机构。从统计数据看,虽然有些公司在退市前就符合了股份公司条件,但在退市后并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是继续维持原有限责任公司或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这就使得这些公司无法再纳入到现有市场的监测体系中来,从而给相关数据的统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已经进行股份改制的退市公司的股东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股东人数一般在20-50人左右,说明大多数退市后的公司在股东数量上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四)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据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9年间,退市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都低于1亿元人民币,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这类公司业务单一,竞争力有限。这些退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水平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从事的主要业务一般为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属于生产型或者资源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容易操纵,因而盈利能力较强。不过,这种高成本带来的高毛利并不一定代表着公司的高收益,因为很多被退市的公司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应收款项,由此造成了较高的财务费用以及较低的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同时,由于这些企业经营模式较为传统,研发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其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二、退市公司再上市的利弊分析 再上市是指原来在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因不符合上市标准或被除名后又重新恢复上市的途径。自2006年开始退市制度试点以来已有十多家企业成功实现复牌。对于退市后再上市的行为,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国外学者多认为再上市存在诸多弊端,如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效率;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等等。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尽管再上市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是它也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退市企业的退市风险;第二,可以避免退市之后再次退市的风险;第三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和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其次,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制度的层面出发去探讨退市后是否应该再上市的问题;二是针对某一特定案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前者而言,大部分学者持赞成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退市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来说,如果仅仅依靠现有的规则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所以有必要将它们纳入到退市程序中去加以管理控制,以便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总结国内外有关退市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抑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