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为什么被批评?

堵晨丰堵晨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信贷业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加突出,而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效益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反映:贷款难。与此同时,一些亏损或“僵尸”企业却占用大量银行资货却难以收回,使金融风险增大。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经济理论界与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认为这主要是银行政策导致的,因而对银行进行批评。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对某些企业难贷款不是银行政策的原因。应当从宏观经济与银根的松紧以及企业自身的素质方面来分析。

对上述两种声音,我们认为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但那种“贷款难”都是银行造成的说法过于简单化、扩大化,不无冤枉好人之嫌。

应当说,目前某些企业出现的贷款难不能把责任都归到银行,应当具体分析是哪些企业“贷款难”,以及“贷款难”是“度”的问题还是“质”的问题。是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如果不加以具体分析就一概予以批评,就难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主张应当把“贷款难”分为合理贷款难与不合理贷款难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研究。

合理贷款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水平与人员素质,不断增强技术、资金、人才等实力,不断取得好的经营效果。这些企业如果由于受到市场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他们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在生产经营、技术进步、人员素质提高及财务管理中缺乏竞争力,造成经营效果低下,盈利不足。出现资不抵债、无力还本付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企业还不明是非地硬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方面受到银行的拒绝,这种合理的“贷款难”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无可非议。因为从银行政策的要求与法律上来看,向银行申请贷款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在银行开立帐户并办理结算;二是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并能按期还本付息;三是生产经营的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四是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法人资格;五是有相应的抵押与担保。只要银行在审查贷款企业时,对借款企业进行调查核实,证明不符合以上五条要求而拒绝借款,其做法是正确的不能对此横加指责。同样,对一些原来就经营效果差、拖欠银行贷款利息较多等企业申请贷款,银行不予受理也是符合政策和法律的。

当然,也有一种合理的“贷款难”存在,这主要因为社会上的有效需求不足,国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银根相应收缩,“合理贷款难”是社会需求不足在金融领域的必然反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