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垄断有哪些?
垄断,是指某个产业被一家或少数几家特大企业控制,进而可以操纵该产业生产规模、技术标准甚至价格等经济环境;竞争,是指有若干企业相互之间展开直接的角逐和较量。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基本规则和内生动因,而垄断则是与之相矛盾的一种力量。它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微观经济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的调控。任何产业,都会经历高度竞争、中度垄断、寡头竞争等阶段。一般而言,垄断性产业属于公用性、基础性产业。
新能源汽车存在垄断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指出,电池产业不是汽车产业,汽车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而电池项目技术难度并不高,准入门槛太低,导致一些没有技术实力的企业也纷至沓来,一窝蜂上新项目,造成了产能极大浪费,也影响了电池产业的发展。
现在,国内电池企业大大小小有100多家,几乎每家整车生产企业都有几家自己看好的电池企业进行配套。比如国内某知名品牌纯电动车同时选择了三星和比亚迪的电池为其进行配套。王秉刚说,只有在电池企业少、电池技术得到广泛认可的情况下,整车企业才会集中为其配套,这样电池企业才会有发展壮大的空间。
未来,电池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淘汰,由目前的百家变成二三十家。王秉刚预计。事实上,近两年一些电池企业已被边缘化,但另一方面,不断有新的电池企业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