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龙股份过会了么?
12月23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麟龙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麟龙股份”)的IPO申请,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然而,天眼查信息显示,公司于2015年5月正式挂牌新三板。公司于2017年6月正式终止新三板股票挂牌。对于摘牌新三板再去IPO的模式,市场也产生了一定争议。此外,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2020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了连续下降,且存在较多员工违规兼职、违法炒股等问题。而针对上述事项,深交所已下发首轮问询函,要求公司进行进一步解释。
连续两年亏损后扭亏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 2000年,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推广、运维证券数据软件,为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提供决策支持。
早在2015年公司就正式挂牌新三板。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公司曾遭到监管问询,要求公司就财务规范性、是否存在资金占用、会计基础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说明,但公司认为相关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较小、不存在资金占用且后续相关问题已经整改或规范,故以“不构成挂牌公司申请股票终止挂牌的实质障碍”为由,于2017年6月正式终止了新三板股票挂牌。
2019年,公司才正式筹备在深交所IPO。本次IPO,公司拟募资5.24亿元,分别投向证券交易支持系统研发与升级建设项目、用户服务中心及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及2018年度,公司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6.63万元和-353.33万元,期间正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及2020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1.00万元和6637.84万元,方才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5094.30万元。公司能否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速也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亿元、1.17亿元、0.79亿元,公司的营业收入在2020年、2021年1-6月出现了连续下滑。
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证券投资者信心指数、证券交易量变化具有一定周期性,因此该等指标变化对用户消费习惯存在一定影响,导致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存在一定波动。因此,公司的成长性受到一定质疑。
存在较多员工兼职情况
除了业绩问题外,公司的合规问题也是市场关注焦点。早在2016年公司进行新三板挂牌期间,公司就涉及员工存在违规兼职、违法炒股等行为而受到了监管的关注。而上述情形在报告期内也不同程度存在,公司或存内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董监高、技术、营销等较多关键岗位员工违规兼职或未全职的情况。尽管公司表示公司已全部整改完毕、已对166名兼职或未全职员工予以规范等,公司仍存诸多质疑。
公司董监高人员在报告期内存在违规兼职情形。2019 年5月以前,公司副经理赵玉华存在违规兼职情形,于2019年5月整改完毕。2020年3月以前,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国英存在违规兼职情形,于2020年3月整改完毕等。
公司技术、营销等较多关键岗位员工在报告期内亦存在违规兼职或未全职情形。2019年5月以前,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员董宏涛存在任职期间与他人共同经营北京德亿通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情形,于2019年5月整改完毕等。2019年5月以前,营销中心大区经理、区域经理等160 人任职期间兼任或持有麟龙系内公司(除公司外,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其他企业)其他企业的职务或股权(因麟龙系内公司之间经营性往来款项及服务未结算而持有麟龙系内公司其他企业股权),于2019年5月整改完毕等。上述关键岗位员工涉及人数众多、占比达59.21%,人员比例超过了一半。
此外,为规范上述员工兼职或未全职行为,部分员工与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兼职的企业等),签署补充协议或出具承诺函。该等补充协议或承诺函的法律效力或实际履行情况存疑。如果该等协议和承诺最终无法执行或履行,将对公司的人员稳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