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美国控股吗?
平安是1988年成立的,当时叫“平安保险”,注册资本3.25亿美元。 按照当时的政策,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外资公司作为主承保方,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外资方的股比不能超过50%; 二是外资公司作为附属机构,完全纳入总公司的财务报表,不能独立核算,股比也不受限制。 平安选择了后者,1991年6月,平安将其旗下的寿险业务全部并入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平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外资方是美国国际集团(AIG)。 AIG当时是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人寿保险公司。
1994年年底,中国对外资保险公司放开市场准入,允许设立合资保险公司。这一年恰逢中国平安开业五周年,为了继续保留对海外业务的控制权,同时也为了获得合资公司的牌照,经过反复斟酌,平安决定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 而当时的中国,刚好处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夜,中国经济改革正在全方位提速。
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脚步的加快,国内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开始谋划进行改制上市,引进外部投资。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中国平安因此成了“香饽饽”。 2002年底,中国平安引入新股东,将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167亿元。其中,广东广信投资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50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0%;上海万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50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9%;深圳市招商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7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0%。
本次增资后,中国平安的股东结构如下: 根据当时的外资准入条例,中外合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按行业分别有限制性规定:金融类不超过50%,其他行业不超过25%。也就是说,在2002年之前,像AIG这样的外资险企,要想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展,必须寻求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而这时,已经实现了整体上市的平安,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