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民间资本投资?
民间金融是指由自然人或企业所开展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各种投融资活动。 它是在非国家控制、约束和管理下,通过社会融资、借贷和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金融形式的总称;是直接融通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具有融资便利性和成本较低的特征。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民间金融的内涵应该扩展到所有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这些创新金融工具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将逐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民间借贷规模达7.6万亿元,平均利率水平为18%;2014年达到9.6万亿元,同比增长25%,超过信托、保险和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之和。而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签订各类投融资服务合同121.87万份,合同金额1.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98%。其中,民间资本提供借款方签约金额5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4%;吸引民间投资的项目个数385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8%;合同约定投资金额958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
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合规性、透明度和监管一直饱受诟病。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第一,信息不对称。民间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融资者不知道谁的贷款将会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他们会对政府是否最终会支持自己心存疑虑,从而抬高借入利率,导致融资成本升高。另一方面,投资者无法得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因而需要较高的收益来弥补风险,使得民间资金的收益率高于正常水平。
第二,融资成本高。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融资者在融资时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来进行信息披露与甄别,进而推高融资成本。另外,一些非法集资的行为也往往因为信息不准确而使融资的成本更高。
第三,风险大。首先,融资者的资质认定难以把握,其次市场信息的发布和共享效率低,使得投资者很难对融资者的信用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进而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管理不规范。很多民间金融机构自身内部的风险管控机制并不完善,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业务开展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使得整个行业在运行过程中无序化的倾向比较严重。
第五,非法融资严重。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打着投资的旗号,实际上却进行非法集资的活动,不但危害了当地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种违法的现象不仅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必须严格加以打击和惩处。
二、发展民间金融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深化金融改革。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推进到了重要的阶段,但还存在商业银行负债来源单一、头寸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可以为商业银行注入新的活力,促使银行拓宽资金来源,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提升金融的整体效益。
第二,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调结构、转方式,但是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需要在坚持货币调控中更加注重结构性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完成结构调整的任务。
第三,有利于扩大内需。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居民储蓄在不断向投资转化,然而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掣肘。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居民的投资意愿,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