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金经理要名校?
简单答一下,我见过的公募基金圈,其实很讲究出身。 所谓的出身,就是毕业的学校是否知名。这既决定了你在市场中的身份,也决定了你的薪酬定位。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多工作都是和人打交道——比如销售,你见客户的时候,对方要是觉得你不够专业,直接就PASS了;而基金经理也是一样,你要是在业内没有个响当当的名校背景,别人也会觉得你不专业。
当然,你如果已经是一名行业顶尖的基金经理,那自然另当别论。但问题是,行业顶尖的基金经理往往都自有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统,而且大多性格孤傲,不愿受人摆布。这样的人除非你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否则人家也没理由从外行到你这里来受罪。 而新入行的基金经理则不然,虽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投资理念,但由于体系尚未成熟,且性格多内向,因此非常乐意接受“贵人”的指导和帮助。
这时如果有一位行业老手或顶级名校毕业生出来指点一二,这对他们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收益匪浅。不仅投资理念得以升华,感情上也自然而然地会把你当作行业前辈和恩人看待。 所以你看巴菲特每年都要在慈善晚宴上给比尔盖茨上一课;彼得林奇就算已经退休,只要巴菲特一邀,他还是欣然前往指导年轻的后辈们;而中国公募基金圈的顶级人物,更是热衷于给新人讲课,从投资到做人,事无巨细,都能讲到。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需要建立并巩固自己在业内的身份和名气,而名校这个标签无疑是最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 至于你是否真的能够胜任这个位置,其实不是很重要。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