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怎么看涨跌?
从长期来看,市场上大部分指数都是上涨的(当然也包括大盘股指,如我们常说的“上证50”、“沪深300”),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都在向前发展,时间拉长,股价上升是必然趋势;但是,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短,比如一年之内,那么很多时候股票是会出现下跌的,这时候买入并持有指数就会面临亏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选择的时间段不当造成的,很多新手投资者经常犯得错误就是看到媒体说某只基金/股票上涨就买入追涨,结果没买几天就开始下跌,然后便被套住了,其实这就是选时不当造成的。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还是要确定要使用的指标是预测还是决策。前面也提到过,预测是对未来未知事件的猜想,而决策更多指的是依据过去的经验给出的判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任何对股市的预测都不可能百分百正确,而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更应该做决策而不是预测,因为我们的信息有限且不够全面,通过少量信息做出大概率准确的事情似乎并不现实,而通过历史数据做决策则是相对可行的。例如,我们用过去一年的交易记录去构造一个策略并持续测试,发现其胜率大于60%且盈亏比大于1.4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策略具备可操作性了。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买入。这一点与上面提到的挑选指标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果在测试阶段发现该策略在某个时间点之前成功率较低并且具有负的盈亏比的话,那么这个时间节点以前的所有交易日就应该视为策略的试验期,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纠正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数据,但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在这些失败的日子里我们做错了什么,以后应该避免哪些情况的发生,以及什么时候才是我们进场的好时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使用历史数据做决策时,一定要摒弃估值这一因素的干扰。原因很简单,我们无法知道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会如何变化,基于现有数据做出合理的风险回报判断才是上策。当然,这并不是说估值不重要,当我们采用合适的方法并且积累足够的经验后,甚至可以做到根据企业的实时盈利状况来给予合理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