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愿意负债?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先从历史角度来看看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会如何影响经济,然后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假设某个社会只有A、B两个企业(可以理解为个人),它们每年的营业额都是200万,需要交纳的税费和支出都相同,也都是150万元,现在它们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A公司流动资产有1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总资本150万元; B公司流动资产2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总资本155万元。 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投资,需要向银行贷款,银行的要求是:如果贷款用来做经营活动,则要求公司的财务结构健康,即企业的资本/债务不能太高。如果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则要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里为了方便,不讨论新投资项目,因为新投资项目一般资本金比例较高且需要占用流动性较强的存货、应收账款项等),一般认为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是40%-60%。无论哪种用途,银行都不可能批准超过70万元的贷款。 但问题是,这两个企业如果将资产负债表的科目进行如下调整就能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了: B公司: 增加流动资产180万元(从哪来?假设公司销售了产品,但是还未收到货款,因此这笔资金尚未进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因此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减少应付账款180万元(假定公司采购货物尚需支付货款,但已经取得发票并在纳税申报,因此该笔应付款项已经计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 这样调整后,B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就马上变成了50%,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了。
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融资,一方面可以降低资金的边际成本(利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资产负债比率从而满足某种融资需求。当然,这样的操作是有风险(偿债风险)的,但是如果企业经营良好,收入高于借款利息和偿债费用之和,那么这种风险就没有多大。反之,如果经营状况不好,出现亏损甚至资不抵债,那么风险就会显现出来。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负债的增加会不会导致企业的财务费用的上升呢?理论上说,如果企业全部资金都是借入的,即没有自有资金,那么必然会导致财务费用的增加,但是现实一般不会这么理想化。现实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金结构的方式(包括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不同期限债券的发行等等),尽量使借款的利率趋于最低。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负债增加了,但实际上财务费用并没有增加很多,甚至是下降的。
回到你的问题,既然融资成本较低的同时又能保持财务结构的稳定性,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