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抗疟药?
2018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7年全球疟疾报告》显示,全球有39个国家报告了5.3亿例新发感染,比2016年减少了12%;但另有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发病例数增加了16%。 在我国,每年约3000万例住院病人会发生医院感染,其中30%为医院内真菌感染,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引起的肺炎,还有大约5000人直接死亡与耐药菌株有关[1]。 抗寄生虫药、抗菌药是防治病原体所致传染病的主要药物。随着抗生素不恰当使用的广泛存在以及寄生虫抗药性的产生,新的高效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手段及药物的问世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抗微生物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有2款抗艾滋病创新药获批上市,多款抗结核、抗流感新药取得重要进展,个别药物甚至实现了零的突破!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些“厉害”的药!
一、抗艾滋病病毒药 中国研发的第一个抗艾滋病病毒(HIV)药——“蛋白酶抑制剂拉米夫定”,于1998年获准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品厂生产,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抗艾药物。 后续又有奈韦拉平、阿巴卡韦等新一代核苷类抗艾滋病病毒药陆续批准上市。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批准了一仿制药——磷酸恩曲他滨和丙酚替诺福韦,这是我国首个完全由本土企业开发的抗艾滋病病毒口服药,实现了该类药物“零”的突破!
二、抗结核病药 “20号新药”利奈唑胺是日本首先研制成功的,用于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我国还成功开发了异烟肼注射液,作为注射用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完成了关键性临床研究,该品对于抑制体内外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作用,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三、抗流感病毒药 在抗击H7N9病毒的战役中,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瑞德西韦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并在全球率先申请了专利。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急审批通过了该药的上市申请,商品名为“博苏”。我国还拥有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的原研药物专利,并建立了相关制剂工艺,由浙江济慈药业有限公司负责该药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