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乱象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是产生乱象的外部条件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阶段,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将更为复杂,潜在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释放。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扩大、信用违约增多,银行不良贷款的反弹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前期扩张激进、过度依赖非标、同业业务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加速暴露。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使得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受到阻滞,这也为部分违规业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金融监管的不足是产生乱象的直接原因
一是有规不依、违规不究的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银行业监管制度持续完善,但仍有部分金融机构有规不依,内部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同时,部分机构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反映出内部合规管理存在缺陷,也反映出监管问责力度尚有不足。二是部分监管制度存在缺陷,给套利创造了可能。部分制度或机制不合理或不够完善,与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发展状况已不相匹配,客观上为金融机构套利埋下隐患。三是监管制度协调不足,给监管套利留下生存空间。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和发展,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业务之间和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监管机构按照机构监管要求进行管理,容易在交叉领域产生制度套利,增加金融风险。四是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可预期性不足,放大了道德风险。如部分监管约束存在运动式管理和突发式政策等倾向。
(三)银行公司治理不健全是产生乱象的根本原因
一是股权管理存在缺陷。部分机构的股权管理较为粗放,股东资质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持有银行股权、利用关联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三会一层”履职不尽职,部分机构董事会履职尽职意识不强,部分高级管理层缺乏有效监督约束,部分监事会功能欠缺、履职不充分。三是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部分高管和员工过度重视业务拓展,忽视合规管理,甚至为了片面追求业务指标而漠视风险和制度,“重效益轻风险”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风险管理政策制定缺乏全面审慎考量。有的银行风险管理只重指标管理、缺乏精细化管理,部分机构风险偏好不明确,导致部分业务快速发展中风险控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