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年创新性建筑?
谢邀! 最近,《财富》杂志评选了全球7座最“酷”的建筑。 中国上海复兴东路1251号,由美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荣获榜单冠军。 这座建于1930年代的房子,现在被改造为一栋四层楼的办公大楼。 该建筑的特色是其外立面的玻璃和钢都向室内投去阴影,这种手法在建筑学上被称为“影墙(shadings)”。 “这栋建筑很‘酷’的原因在于其具有现代感十足的外型以及出色的节能效果——每年节省将近4万美元的能源费用,” 《财富》评价道,“这座大楼还是移动通信公司的天线塔。”
榜单第2名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普拉特科技园区。 这个占地6公顷的园区曾经是一座面粉厂,现改建为高科技产业中心,由法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 在当地,这座建筑被誉为“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因其透明的曲面外观。 上榜理由包括“独特的建筑外形”“高效能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等。
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独特的立面,层层叠叠的形状形成投影,就像水面上涟漪一样。 除了外立面新颖独特之外,这座建筑还是绿色建筑,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各种节能装置。 榜单第3名为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城。 金丝雀码头曾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如今已成为伦敦新的金融中心,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 这里汇集了200多家公司及银行的总部,包括汇丰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奥妙(O2)电信公司以及新加坡航空。 上榜理由包括“宏伟的建筑群”“对旧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绿色设计”等。
位于榜单第4名的澳大利亚堪培拉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于2003年落成,由我国香港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这是贝聿铭设计的最后一栋建筑物,他因癌症于去年去世,今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建筑师。 堪培拉这座美术馆以其对光线的控制著称。外部光亮的大厅让参观者能远眺首都景色;内部则通过移动屏风控制光线。 大厦还具备节能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特点。
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以榜单第5名的身份入选。这座体育场由瑞士设计师奥雷·舍人设计,拥有“开”的形状和“扇形蜂窝”的结构体系。 除了竞赛阶段,“鸟巢”还可举办演出、体育比赛以及音乐节等,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场所。 北京奥运会时,“鸟巢”的环保措施引起了广泛赞誉,比如能够容纳91个自然通风道的圆形建筑轮廓,可以让风自由地进入和流出,有效地调节温度;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大厦顶部,用以发电等等。这些都被《财富》列入了“创新点”之列。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由建筑师莫平治设计,位列榜单第六。 这座艺术综合楼集剧院、歌剧厅、音乐厅、博物馆等功能于一体,于2010年完工。 由于其独特的“山城”地形,建筑师采用了“双螺旋”结构,将各个功能区域包裹其中。 这座建筑还在主体周围修建了一圈花池,意在营造花园一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