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轨是什么意思?
1978年底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实际上是一种土地产权的私有化改革;而1994年开始实施的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放开价格、放开流通环节、消除行政干预,与计划经济相对的是市场经济。 这两次改革开放,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变过程,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进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3000亿斤到80年代中期的4000多亿斤(1985年产量最高,接近5000亿斤)。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制度所蕴藏的潜力基本上已经挖掘殆尽,继续搞家庭联产承包责权不明、收益分配不清、负担无法合理分担的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了。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于1996年和1998年做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框架的前提下,开始逐步探索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并迅速推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试点扩大,城市化开始提速;国家逐步取消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总之,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的转轨,这个转轨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