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贴息债券吗?
从历史经验看,我国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大多以人民币进行借贷,而对个人的贷款大多以外汇借款为主,因而从历史上我国从未出现过类似美国国债那样的以汇率为基准的利率政策工具( 当然,现在有了,即LPR);同样,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且企业部门占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因而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于美国MMF(货币市场基金)那样以实现市场流动性管理为主的工具。严格来说,中国实行的是以央行票据和正回购为工具的利率调控机制,在调控对象上与以政府债券为基础的美国国债相当。
不过,在中国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债券”,只有人民银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两种类型的债务证券化工具。其中,对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管理采用发行登记制度,并限定具体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之需,其本质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只不过通过债券的形式实现了直接融资之目的;而人行票据则是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一种替代性工具,期限较长、利率较低。可见,不论是企业短期融资券还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票据,其本质属性仍是以贷款发放为核心的传统融资方式。
随着金融改革的实施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各种类型的企业债券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债务融资工具,但与美国的国债相比,在企业债券的本质属性上仍然是企业信贷的替代工具。2017年3月份,中国债券交易员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而非注册制,并且需要经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这一方面与美国国债的发行要求相当。但在利率确定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异——中国企业债券的利率是以政策性利率为基础附加风险溢价确定的,这与美国政府债券的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特征大相径庭。而且,美国国债的期限一般很长,甚至长达数十年,而中国企业债券的期限一般为5年以下,具有较明显的短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