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折价发行吗?

迟枫惠迟枫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可以,而且已经出现了。 比如今年8月15日发行的2016年第二期金融债券(债券代码“16国债07”),票面利率就是3.4%,但该期债券的加权平均期限约等于1.39年,7期的收益率曲线,正好对应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曲线的位置,考虑到一年期央票利率目前约为2.98%,那么7期的收益率曲线比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低出0.42个百分点;而5年的收益率则比1个月短期利率高出了1.6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按照这一期限结构,投资者持有债券超过半年就可以获得正的收益了,而如果是5年期债券的话,只要持有到期就可以拿到本息,也就是折价率要大于6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

类似的情况以前也出现过,比如2013年3月份和5月份两次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当时因为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为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因此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吸引投资人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两次发行都以低于中债估值1-2个基点的利率成交,也是符合市场预期并获得了较好的融资效果。 但这样的情况与当前的货币环境已是无关紧要了。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降息降准,实际上对于政府债务利息支出来说影响甚微——目前政府的债务成本大概只有3%~3.5%,即便降到2%甚至以下,对地方政府而言压力依然不大。

但如果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并且考虑到当前物价水平,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这样就会对地方政府借新还旧造成较大的财政压力,甚至有可能达到临界点,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暴露。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进一步扩张公共财政赤字,要么就不得不通过压缩政府开支甚至是增税来弥补资金缺口,前者势必会进一步加大通胀,后者又会造成GDP增长率下降,同时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引发社会问题。 这其实就是凯恩斯主义所告诉我们的,在危机状态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大幅度放松,以刺激经济为名大量印钞票,但这最终还是要由纳税人来买单。这真是滑天下之大鸡。

庾信炫庾信炫优质答主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价格不得低于面值,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没有折价发行这种方式,发行价都是面值或者溢价发行,溢价发行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

发行价格越高,相应筹集的资金就越多,所以,发行者总是希望能以较高价格发行股票,而投资者则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得股票,发行者与承销商只有在发行费用高于最低价格的发行收入时才愿意降低发行价格,因此,最低价也就是最终发行价。

在采用同股同价原则进行发行时,发行者与承销商需经过以下四个程序确定发行价格。

1、分析影响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公司的内在价值。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决定股票定价的基本依据,股票的发行价应当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如果偏离了股票的内在价值,发行价就会过高或过低,偏离得越厉害,发行价就越高或越低。因此,股票发行者必须明确公司的内在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定股票的发行底价,从而为确定最终发行价做准备。其次是市场情况,包括股市的走势和资金供给情况等。如果股市行情很好,资金又很充裕,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积极性高,发行价就可定得高一些,否则,发行价只能定得低一些。再次是同类股票的市场交易价。一般来说,刚刚发行新股的价格不会与已经在市场上交易的同类股票的价格相差太远,如果定得比同类股票高许多,将难以吸引投资者,如果比同类股票低得多,又会使原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拟发行新股的公司必须根据同类股票的交易价格来确定新股的价格。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有关政策法规对新股价格的约束规定。

2、评估股票价格

公司股票的价格评估由投资银行根据其专业的分析与投资者征询进行,通过了解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程度,来判断股票的市场认同度,形成投资银行的股票价格评估报告,这个评估价格作为定价的参考依据,同时有利于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投资银行作为股票发行公司的财务顾问,有义务向发行人提供其专业意见。

3、协商确定发行价格

在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形成发行者的发行底价以及投资银行的评估价格的基础上,由发行人与投资银行协商确定发行价格。如果两者存在较大争议,可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或组织市场测试,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以便尽快确定发行价。但在承销商尽力向发行者阐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反应的情况下,如果双方最终仍无法就发行价取得一致,承销商有权拒绝进行此项发行承销业务,发行人应寻找其他承销商,否则,发行无法进行。

4、股票按确定的发行价格发行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对发行价的周密考虑及双方反复协商,最终确定发行价格,股票便可按此价格发行,具体的方式可采用协商定价方式、固定价格方式或市场询价方式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