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目前,我国的股票可以分为A股、B股、H股等,具体分类如下 A 股:又被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沪股通或上证所上市交易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证券。 A 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权转让式发行业务”,由于采用登记托管制度,且目前新发行股票的定价大部分都采用网上竞价方式,因此与之前以计划经济为主、供需关系由政府一手把控的股票市场不同,A 股更趋于市场化和商业化。目前上交所和中登公司登记的资金账户共有10394.52万个,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有效资金账户数7898.98万个,占总数量76%;2014年沪深两市共发生889起股权质押贷款事件,质押股份累计196亿股,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被质押的股份数为2.20亿股。这些数据也说明了中国股市的“散户化”特征,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股民的投资理念还有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量新兴企业的崛起以及政策对融资需求的支持,使很多新三板企业选择转板(即从新三板摘牌后重新在上证所或者深交所上市)。虽然这种转换能让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但是相应的监管和成本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一些违规的企业已经被清除出市场,而符合预期发展的企业则通过不断的规范运作逐渐走向成熟。
B 股:又称为外汇专用债券型股票,是指那些在外汇管理机关登记备案的,以外币作为计价单位,供海外投资者认购和交易的股票。与A 股相比,B 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能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竞价的交易,只能委托经纪人到交易所按照当日收市价或指定价位执行。因为对外资的限制和部分政策优惠,使得 B 股整体价格水平低于 A 股,且波动性也相对较大。 但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B 股的流动性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B 股的价值也在逐步显现出来。
H 股:指那些经审核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内地企业所发行的股份。由于 H 股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以其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都与 B 股相似。但在目前, H 股的估值却要比 B 股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