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进入壁垒高吗?
从现实角度分析,决定进入壁垒高度的首要因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资本支出、品牌壁垒、技术壁垒和渠道壁垒。按照此分析逻辑对白酒产业进行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白酒作为一个产业,特别是其高端产品,具有极高的进入壁垒。
资本开支巨大。
一般新建一个设计产能1万吨白酒项目(按6.5万瓶/吨计),需要占用1600亩左右土地,其中建设用地400-500亩,制曲车间、酿造车间、陶坛库、包装车间、办公楼等建筑面积约9.44万平方米,工程直接费约1.55亿元,征地费、拆迁费及预备费约1.19亿元,流动资本0.63亿元,合计总投资将超过3亿元。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新建白酒产能从建曲房到有基酒产出需要1.5年,有基酒产出到有老熟基酒产出需要4年,有基酒产出到有成品酒产出需要5年,而有老熟的成品酒产出则需要6年,这个时间还不包括前期做试验酒的时间。
品牌壁垒深厚。
白酒品牌价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资本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长期的广告和公关投入,才能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此过程中,市场培育和消费接受度的提升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白酒的区域性特征,异地品牌还需要进行更加长期的培育,因此外地品牌进入本地市场存在很大的难度和更高的成本。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郎酒进入北京花费了十多年的精力,最终才开始有起色;五粮液想要进入河南市场,同样需要极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市场研究和消费分析都表明,白酒是一种高度依赖品牌的商品,价格和销量都极大程度要依赖品牌价值,品牌壁垒的存在使得价格战极少在白酒行业发生。同时,白酒产品存在规格等级的差异,不同产品面向不同档次的消费者,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形成内部序列价格控制,这种“雁形价差”也使得其价格战难以打响。
渠道壁垒森严。
白酒区域寡头特征明显,主要系渠道壁垒较为森严所致。白酒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厂商直供大客户、厂商和各级经销商层层分销、团购/专卖和网络营销等。经销商一般具有当地资源,在厂商推广中起到关键作用,在白酒产业内,厂商和酒商互相依赖,厂商给予经销商政策支持,经销商也协助厂商进行品牌推广。
同时厂商的渠道策略具有排他性,厂商会限制经销商的经营范围,一般不得销售竞争品牌。这种紧密的利益关系形成了渠道壁垒,外来厂商进入新市场的推广成本极高,必须重新组建经销团队,而且由于厂商的品牌知名度不被认同,因此难以展开工作。这种渠道壁垒同样适用于厂商通过直营店和专卖店的形式进入新市场。